中国林学会(服务号)
中国林学会资讯(订阅号)
官网移动端

中国林学会参加中国科协系统脱贫攻坚代表座谈会

本文发布于:
2021-02-25
来源:
办公室
阅读23365
推荐0
评论0

2月25日下午,中国科协召开中国科协系统脱贫攻坚代表座谈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交流了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经验。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科协系统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典型代表作了发言。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会议并总结讲话。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军出席会议。

会上,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幸良作了交流发言。他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中国林学会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党组、国家林草局党组的部署和要求,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广大林草科技工作者,把扶贫“论文”写在山川大地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努力和贡献。先后获得中国科协定点扶贫工作优秀单位、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优秀组织单位等称号。

陈幸良在发言中说,中国林学会在科技助力扶贫工作思路上,重点体现了“三个注重”:一是注重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我国贫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区、敏感区高度耦合。比如吕梁山区沟壑纵横,干旱贫瘠,水土流失面积大,植被稀少,既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生态脆弱敏感区。我们组织林业专家上“十上吕梁”,围绕“山上治本、山下治沟、身边增绿、产业富民”的思路,助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和生态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探索生态脱贫、绿色致富的道路。2018年1月,中国林学会与吕梁市人民政府共同召开“发展经济林、助力精准扶贫”研讨会,13个县市领导参加座谈,研究提出了发展经济林、助推精准扶贫的重要战略,创新了临县红枣、交口食用菌、岚县沙棘等扶贫模式。指导帮扶发展杉木、油茶、竹子、核桃、林下经济、林产加工等生态产业,使贫困地区农民从绿水青山中获得脱贫致富的财富。 二是注重科技先行。围绕红枣、沙棘、食用菌等经济林果业和林下经济等领域开展科技示范,提升产业效益。协调建立了李文华院士工作站,提出了枣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的系列技术措施,助力龙头企业开发红枣多元产品,推动枣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效发展。开展了“枣树高接换优与林下经营一体化发展模式试验示范”项目,破解枣园高效经营难题。三是注重志智双扶。以科普、培训、典型示范等形式,组织全国林业乡土专家评选认定与培养工作,将一批种植、养殖、加工、营销的经营能手、合作社牵头人、承包大户、乡村企业基层科技人才进行重点培育,认定400名林业乡土专家。围绕林下经济、红枣、花椒、杜仲、天麻等特色产业进行指导,将科技送到田间地头,参加线上学习人数达到7万人。

陈幸良在发言中说,根据乡村振兴实际,下一步要继续加强对山西吕梁、贵州黔南、黔东南、湖南怀化等地的产业帮扶,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提质增效,形成“造血”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本土人才、新型农村人才的挖掘和培育,使他们成为有技能、有干劲、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产业带头人,就近服务农村、带动农民。围绕乡村科普、自然教育、技术推广、成果转化、技术指导和合作等推进科技创新助力,实施常态化智力支撑。围绕生态宜居、身边增绿、乡村风貌和文化建设,开展城乡融合、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乡村建设。

会上,怀进鹏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中国公路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代表作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