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学会(服务号)
中国林学会资讯(订阅号)
官网移动端

“岷江上游森林植被恢复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本文发布于:
2019-05-10
来源:
四川省林学会
阅读10775
推荐0
评论0

2019年5月6日,四川省林学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组织专家在成都召开科技成果评价会,对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岷江上游森林植被恢复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巡视员厉建祝、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平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处负责人以及项目完成方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四川省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莉主持。

评价专家委员会共由9名专家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尹伟伦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曹福亮担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四川政协经济委员会教授杨冬生,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教授级高工骆建国,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郑有良,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孙建新,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王永,四川省水利厅教授级高工梁军,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刚组成专家评价委员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巡视员厉建祝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长江上游特别是岷江流域是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重点、热点区域。通过不同学科互补、专业融合和思想碰撞,开展森林与水关键技术研究,为生态脆弱区提供一套可行的保护修复方案,对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此次评价项目得到了多个国家科技项目的支持,为推进大规模绿化全川,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促进岷江流域乃至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恢复重建提供了理论和决策依据。希望项目能够发挥最大效益,为我国的生态安全和构建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平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评价项目针对岷江上游植被恢复与水源涵养功能等关键技术难题,提出解决方法和技术措施,为四川提高林草质量,增强林草效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我们将学习其中的先进经验,促进林草事业科学发展。衷心希望国家林草局、中国林科院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四川林草事业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为四川林业草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支持。

会上,项目主持人,中国林科院院长、研究员刘世荣汇报了研究的立项背景、主要思路和取得成效。专家委员会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详细查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经专家委员会评审认为,该项目方法先进,内容丰富,创新性强,系统阐明了岷江上游不同恢复阶段森林植被的水文循环过程、路径与转化机制,以及岷江上游水分来源及高山草甸和亚高山森林之间水文循环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基于水文功能提升与自然演替相结合的高山峡谷退化水源涵养林恢复、人工林结构调整、干旱河谷植被恢复和汶川震区损毁植被恢复与功能提升等15项关键技术,系统解决了岷江上游植被恢复树种选择、恢复模式、地震损毁植被重建及其水源涵养功能提升的关键技术难题。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大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力度。

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岷江上游森林植被恢复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