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海南椰子树!——来自“椰心叶甲控制技术研讨会”的报道

时间:2009-05-22 11:39来源:未知 作者:信息员 点击:

  

(一)

到过海南,最让人忘不了的是摇曳多姿的椰子树。当你倘佯在椰林中,蓝天白云,绿草茵茵,阵阵椰风徐徐吹来,你会觉得是那么的爽心悦目。再看那椰叶,在那高高的椰树梢上,如同开屏的孔雀、含情的少女,亭亭玉立,向游人发出永远的邀请!然而,这海南岛的象征――令人赞美不已的椰树,如今正遭受着“灭顶之灾”,一种被称为“椰心椰甲”的外来害虫入侵了椰树,使心叶干枯,树木生长衰弱直至死亡。

据介绍,椰心椰甲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国际性重要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椰子等棕榈科植物。椰心叶甲破坏性大,它在寄主上的危害部位为最幼嫩的心叶,幼虫、成虫均在未展开的心叶内啃食叶肉,导致新抽出叶片部分或全部叶条枯死,部分严重受害树木死亡,受害轻者多年不结果。近年来,椰心叶甲疫情在越南、瑙鲁和马尔代夫等地大面积发生,仅2001年在越南暴发成灾就使600万株椰树受害;2003年已有30余省发生疫情,1000万株椰树受害。马尔代夫仅太阳岛2000年6月至2003年2月直接经济损失27万美元。印尼、萨摩亚、所罗门等国家和地区因“椰子虫”危害椰子产量减产50-75%。

2002年6月,椰心叶甲在我国海口被首次发现,以惊人的速度在海岛蔓延。2003年9月,疫情扩散至全省11个市县,染虫植株60万株。至2004年9月,全省有16个市县发生疫情,染虫区总面积为59万亩,80多万株棕榈科植物遭受椰心叶甲的生死劫难。

著名的旅游胜地三亚天涯海角、亚龙湾、南山等著名景区都受到虫害的侵染,特别是亚洲论坛会址所在地――博鳌镇的椰林也受害,不仅直接影响到旅游景观,而且影响到国际会议的形象。

海南是我国棕榈科植物的主要分布区,以椰子、槟榔树为主的棕榈科植物,既是海南热带秀美自然景观的标志性植物,也是海南热带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林木。椰心叶甲的入侵和不断蔓延,已经给海南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农林业经济发展和旅游业造成严重影响,并对海南50万椰农的生计构成直接威胁。

在10月25日海口召开的“椰心叶甲控制技术研讨会”上,当地森防工作人员忧心如焚地说,如果不加大力度防治“椰子虫”,后果不堪设想,用不了多少年,海岛椰风海韵的美景将不复存在。中国林学会副秘书长尹发权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当人类遭受病痛的折磨时才强烈地感受到人生健康的重要;也只有当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遭受病虫的危害而毁灭时,我们才强烈地感受到绿色生命的可贵。我们想像不出地球上没有绿色生命是怎样的沉寂,也想像不出没有绿色生命的地球上,其它生命是如何地维持生存,但在务林人的心中,绿色生命与人的生命一样重要,让绿色生命遭受苦难和毁灭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站在研讨会的讲坛上,海南省林业局副局长周燕华向与会人员大声呼吁:请救救我们的椰子树!

(二)

为解决椰心叶甲防治工作中的技术难题,总结防治经验,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国家林业局会同中国林学会于2004年10月25日至26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椰心叶甲控制技术研讨会”,除国家相关部委派人参会外,还有来自全国相关研究院所以及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等共8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副省长江泽林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会议邀请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广东省林科院有关专家就椰甲清挂包防治技术、寄生天敌椰甲截脉姬小蜂引进及应用、引诱剂研究进展等问题做了专题报告。中国林学会副秘书长尹发权出席研讨会并主持学术报告会。

祝列克副局长说,防治外来有害生物仍然是今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点,我国是世界上少林的国家,同时也是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由于多种自然的、历史的原因,从总体上看,我国森林抗逆性、抗外来干扰能力和稳定性比较差,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后,很容易定殖成功,治理起来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实现根除,因此,今后要继续把防治外来有害生物的目标锁定在预防和早期发现、提高预警能力上。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建立统一指挥机构,加强科技合作,坚持科学防治,建立明确防治工作责任制,加强部门间相互配合和国际交流,利用和借鉴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地或原产地研究成果和治理经验,全面提升防治能力和防治效果。要完善进境植物及产品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风险评估体系及引进植物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入侵林业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及控制后生态恢复与栖息地生态环境复原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同时加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防范和控制能力建设,遏制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

江泽林副省长说,森林病虫害是无烟的森林火灾,椰心叶甲防治是目前海南林业部门的一项首要任务,是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我们现在的工作从大的方面讲,一个是求发展,一个是保安全。椰心叶甲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既危害发展,又危害安全。从发展的角度讲,海南的大型产业资源棕榈科植物受影响,对经济发展是一个大的损害;从安全的角度讲,建设生态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棕榈科植物是海南一个特征性的标志物,如果椰心叶甲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这种危害是非常大的。

据介绍,疫情发生后,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海南省人民奋起抗灾,采取了一系列积极防治措施,组织十余家科研院所进行科学研究,目前在应急防治药剂、从国外引进寄生性天敌昆虫、应用病原微生物绿僵菌以及用于监测的引诱剂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防治工作紧紧依靠科研支撑,边研究、边试验、边防治,在控制椰心叶甲蔓延势头上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椰心叶甲防治情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会议代表从寰岛泰得大酒店出发,经过海甸四中路、人民大道、海甸五西路、滨海大道等,两旁所见的椰树都挂了药包。据海南森防人员介绍,椰甲清粉剂挂包法药效期长、效果较好。目前,全省已投放椰甲清粉剂药包140多万小包用于防治,共防治棕榈科植物80多万株。此项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疫区虫口密度和疫情自然扩散速度明显降低。专家们见到,严重染虫的椰子树开始恢复生长,重新长出了嫩绿的新叶。

在美涯水库姬小蜂放飞试验基地,一片幼小椰树上挂着白色的小杯,里面放着寄居了姬小蜂的椰心椰甲幼虫。当地防治人员说,姬小蜂将卵产在笔芯大小的椰心椰甲身体里,孵化的幼虫以椰心椰甲为食,一段时间后变为成虫飞出,迎战和消灭椰心椰甲。经过试验,姬小蜂有望成为扑杀椰心椰甲的有效生物武器。

驻海口市部队某部营区年初发现椰心叶甲,今年5月开始,省有关部门采用绿僵菌对付椰心叶甲。根据绿僵菌互相传染特点,实施隔株施药,一般隔两株防治一株。经调查,在防治区域7天内椰心叶甲致死率约为60%,15天后杀虫效果达85%以上。当天下午,专家们在这里看到,椰树中层的叶子还有点枯黄,而顶端新长出的枝叶已是绿绿葱葱。椰树干上还有许多被绿僵菌消灭的害虫尸体。据悉,绿僵菌具有在椰树间传播的功能,没有施放僵菌的疫树上的害虫也感染绿僵菌致死。在环境保护方面绿僵菌也比较安全可靠。

专家们实地考察后认为,现有的几种防治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害树木的症状明显减轻,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疫情仍面临进一步爆发的严重威胁,今后的防治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必须加大防治力度,协同攻关,解决有关技术难题。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魏殿生表示,海南椰心叶甲防治工作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三)

椰心叶甲前期防控工作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远不能满足有效控灾的需要。据海南森防人员介绍,目前防治椰心叶甲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是椰心椰甲的检疫和检测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椰树高大,而叶甲深藏于椰树未展开的心叶内,隐蔽性强、早期监测的难度很大。有一些带虫的植株,在检疫时未见到害虫,但种了一段时间,害虫就冒出来了。所以,经过检疫的植株也不一定保险。检测人员进行普查检测,一方面看被害状,另一方面上树查虫。但是,有轻度危害的往往查不到。检测人员急需科学可靠、安全经济的疫情检测技术办法,如果近期能在引诱剂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就好了。

二是防治方法的科学配套问题。使用药包、绿僵菌、寄生蜂都是比较好的防治方法。从各自防治效果看各有优劣,在环境条件不同、危害程度不同的区域,不同方法的作用效果各有差异。生物防治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方,姬小蜂幼虫寄生率相对较低。挂药包作用快、杀虫率高,对小疫点的控制和实施隔离的作用非常显著,但持续性显得不够。挂药包、绿僵菌、寄生蜂这几种方法,分别在何种环境条件下使用,如何进行组装配套,提高防治质量,既能保景观,又具有长效性,还有待实践探索和基础理论的指导。生产部门期待科研单位完善现有技术,并研制出更为有效的农药。

三是施药器械的研究开发问题。目前新开发的绿僵菌粉剂是较好的微生物试剂,但是由于绿僵菌粘性大和椰子树高等原因,现有的药械不能完成操作。由于施药器械不配套,在施药时要靠人工爬树作业,效率低、成本高、存在人身安全隐患。因此,相关施药器具的研制问题显然非常迫切。森防人员期望开发出可做高树施药的新型药械,代替人工爬树作业,降低防治成本,确保防治作业的安全。

四是研究和控灾资金短缺问题。现有技术的完善和配套需要科研资金的大力支持,检测和防治也需要大量的投入。今年8月份,位于三亚市凤凰镇的岭渣生产基地,首次出现大面积槟榔遭受到椰心叶甲侵害,虫害正不断从槟榔园外围向中心扩展,基地内的43000株槟榔正面临严重威胁。当地人员说,生产基地是三亚汤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处为解决下岗职工就业问题而创办的,按照市场价,椰甲清粉剂售价为4元/包,基地43500株槟榔和椰子每株悬挂一包,一次的防治药品成本将高达17.4万元,生产基地经济情况实在难以承受。 如何增加防治资金投入也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此外,全社会对新入侵的椰心叶甲危害严重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需要加大宣传,提高防范和救治意识。

(四)

椰心叶甲防治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除海南大面发生外,我国大陆1999年在广东发现危害,近年来造成30多万株棕榈科植物受害,20多万株濒于死亡。目前疫区疫情迅速加剧,福建、广西也相继发现了该害虫的危害,如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将直接威胁我国华南和西南等棕榈科植物主产区和栽培区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严重影响疫区进出口贸易,对生态景观造成破坏,演变成新的生态环境灾难。有效控制椰心叶甲的蔓延和危害已迫在眉睫。

基于椰心叶甲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陈昌洁、张钟宁等80多位与会专家进行了认真的研讨,提出了以下建设性意见:

一是加强检疫,控制蔓延。椰心叶甲是一种重大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隐蔽性强,危害严重,但目前仍局限于局部地区发生。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就此种害虫尽快划定疫区,加强疫区棕榈科植物苗木调运检疫管理,发挥隔离试植圃的作用,对于没有疫情发生的国家和地区引种的棕榈科植物也要进行相应的无害化处理,并制定和细化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防止害虫远距离人为传播。

二是建议主管单位对椰心叶甲疫区紧急拨款立项,在现有防治技术体系的支撑下,实施控灾的工程性治理,尽快压缩疫区面积,减轻灾害的严重程度,从而促进灾情的可持续控制。

三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目前的灾害发生区以及棕榈科植物分布较多的华南、西南地区尽快启动椰心叶甲入侵的专项应急行动预案,从组织、资金、物资和人力上,做好防灾控灾的准备工作。

四是基于椰心叶甲防治急需有效的控灾技术和必需的药械,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启动控制椰心叶甲的专项应急攻关项目,组织有关科研院所以及大专院校联合攻关,并纳入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

五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从长期控灾入手,加强椰心叶甲能力建设投入,尽快建立用于椰心叶甲防治的天敌昆虫繁育基地和绿僵菌生产基地,为控灾做好物资准备。

六是加强防治宣传,使各级政府、椰农、苗木经营公司增强对椰心椰甲危害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并加强对苗木经营公司的监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遏制椰心椰甲的扩散。

专家们认为,椰心叶甲来势凶猛,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加大力度,依靠科技,群防群治,就一定能够打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取得椰心叶甲防治的决定性胜利。

(林涵 郭建斌)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