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赵良平秘书长在全国林学会秘书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紧密围绕现代林业建设 扎实推进学会事业发展
努力为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在全国林学会秘书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赵 良 平
(2008年1月8日)

    这次全国林学会秘书长会议,是中国林学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局党组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部署,总结交流2007年林学会工作,准确把握学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深入探讨做好学会工作的新思路,研究部署2008年学会工作。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2007年学会工作简要回顾

    2007年,全国林学会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局党组林业工作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和国家林业局社团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和科技奖励等各项业务活动,学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学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了九十周年纪念活动。回良玉副总理、贾治邦局长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学会事业取得的成绩,明确了学会的“四大作用”,提出了学会的“五种精神”和工作要求,为学会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大会颁发了中林集团杯“第二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首届梁希优秀学子奖”和“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回良玉副总理、贾治邦局长和邓楠书记等领导亲自为获奖代表颁奖。纪念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九十周年纪念展览,编辑出版了纪念专集。纪念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力宣传了学会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扩大了学会的社会影响。

    (二)国内外林业学术交流更加活跃。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国家和省级林学会组织开展综合性、专题性学术交流活动近100项,参会代表8000余人次,交流论文5000余篇,活跃了学术氛围,促进了学术繁荣。一是重点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得到加强。中国林学会成功举办了2007中国科协年会林业分会场——环境保护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学术研讨会,参会人数、征集论文数量及会议效果在年会的15个分会场中位居前列。采取学会主办、学会和分会联办、学会与地方政府合办等多种形式,举办了森林培育、森林经理、桉树、竹子、生物质材料、木材工业、木材科学、林木遗传育种、经济林、银杏等大型学术年会和学术研讨会。城市森林分会参与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124位市长参加了论坛,社会反响热烈。安徽省林学会举办了首届安徽林业学术大会,与会代表300余人。有些地(市)级林学会的活动也较活跃,如伊春市林学会组织召开了“伊春林业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二是林业学科研究进一步深入。组织编写完成了《2006-2007林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林学名词》第二版修订工作进展顺利,《林学名词》标准纳入国家林业局计划。林业史分会组织开展了“中国古代林业经营管理制度研究”和《清史•林业志及长编》的编纂工作,推动了林业史领域的相关课题研究。三是与国际及港澳台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学会继1988年之后又一次取得了国际杨树大会的主办权。接待了国际林联主席、副主席及美、英、加、新西兰、巴西等国专家的来访,组团赴美、加、澳、新等国家进行学术考察,派出了一批知名专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加强了国际合作交流与联系。江西省林学会与台湾高雄市野鸟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赣台鸟类欣赏、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山西省林学会完成了日本小渊基金合作造林项目,选派一批专业人员赴日研修。吉林、贵州、福建等省级林学会积极组织林业科技人员赴国外及台湾进行学术交流考察。四是学术书刊的编辑出版工作进一步加强。《林业科学》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B类立项,在质量和影响力上又有了新的提高,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呈稳步增长的趋势。由省级林学会和分会(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在办刊质量上均有提高。学会系统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

    (三)青年学术活动有较大突破。一是首次搭建海峡两岸林业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平台,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研讨会,增进了海峡两岸林业青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两岸林业学术交流新机制。二是青年学术活动走向规范化。在青工委的组织下,确立了每两年召开一次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和中国林业青年科技论坛、两会轮换召开的活动机制。在长沙举办了2007年中国林业青年科技论坛,组织周密、形式新颖,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是青年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活动形式有创新。组织方式由单方组织转变为多方联合组织,依靠青年专家选题和组织发动,保证了活动的质量与成效。在活动形式上,充分体现青年人的特点,尝试性地举办学术辩论赛,探索了一种敢于争鸣、活跃氛围、协作配合的学术交流新方式。四是青年参与学会活动的热情更为高涨。通过定期学术交流、召开青工委常委会、青年工作座谈会等形式,吸引了更多的青年人关注学会发展,调动了广大林业青年参与学会活动的积极性。

    (四)科普活动形式多样。各级林学会进一步加强了科普工作,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中国林学会荣获中国科协“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一是加强了科普基础工作和宣传工作,组织开展林业企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现状调查,初步摸清了科学素质情况。组织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普工作的意见》,联合有关单位在中国绿色时报上共同主办了“提高科学素质,增强发展后劲”的宣传专栏,活动历时四个月,登载宣传稿件20余篇。二是加强了科普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进一步规范了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评选和命名了第二批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山西、吉林、湖南、贵州等省林学会开展了省级林业科普基地的评选命名工作。为国家科普资源库建设制作了林业科普展板近百块,编辑出版了《中国名树名花名鸟》。江西省林学会编著了《绿色生态江西行》,银杏分会编著了《银杏画册》等。三是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中国林学会及北京、天津、内蒙、福建、安徽、湖北、四川等省林学会利用湿地日、植树节、科技周、地球日、环境日、防治荒漠化日、科普日等科普节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河北、江苏、山东、浙江、湖南等省林学会组织开展了大型林业科技下乡活动,黑龙江、浙江等省林学会组织开展了科技周、科技月活动,桉树、银杏、经济林分会也积极开展了科普和咨询活动,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林学会和贵州省林学会成功举办了第23届林学夏令营。四是创新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以全国8所院校为主体,启动了全国大学生生态科普创意大赛,广泛普及生态知识,激发在校学生的创造力。五是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在山西吕梁开展科技扶贫,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支撑。举办了“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高级研修班”和“森林认证和可持续发展研讨班”。各分会、各省级林学会也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推广普及先进技术。

    (五)决策咨询与技术服务工作取得进展。一是积极开展决策咨询、献计献策。组织编写了《2007年预防与控制生物灾害咨询报告》,提出了防治对策。组织提出了“关于加强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的建议”,报中央有关部门,供决策参考。森林昆虫分会提出了应用美国白蛾病毒杀虫剂的建议,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高度重视,并在白蛾发生区推广使用,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成效。开展了“沙尘暴肆虐原因与防治对策”、“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等课题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江苏、天津、浙江、四川、江西等省级林学会开展了林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撰写了调研报告,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开展了主要速生树种科技交流和技术服务。与造林司联合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杨树节暨中国杨树产业博览会”,推动了杨树产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分别与肇庆市、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全国桉树研讨会”和“中国杭州竹笋产业高端论坛暨2007国际竹子研讨会”,木工、林化、银杏分会分别召开了论坛或学术交流会,吸引了大批企业参加,五个会议参会人员达1800余人,推进了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六)科技奖励体系进一步完善。组织开展了“梁希科技奖”、“梁希优秀学子奖”、“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的评选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的推荐工作,57项科技成果荣获“第二届梁希科技奖”,31人获“梁希优秀学子奖”,18人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由中国林学会和国家林业局人事教育司联合推荐的勇强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启动了“第二届梁希科普奖”、第六届劲松奖和第六届从事林业工作五十年以上科技工作者的评选表彰活动。河北、内蒙、辽宁、吉林、浙江等省级林学会也开展了省级林业科技奖的评选。通过开展科技奖励评选工作,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

    (七)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完善了相关制度。出台了《中国林学会会员优惠优先实施办法》,起草完成了《中国林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中国林学会分支机构考核评估办法》、《中国林学会会员管理条例》,为规范学会管理打下了基础。二是开展了会员重新登记工作。山西、内蒙、江苏、福建、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已完成首批会员重新登记工作,并报中国林学会备案。三是加强了学会换届工作。2007年,森林防火、银杏、木材工业、竹子等分支机构和浙江、辽宁、广东等省级林学会按时完成了换届工作。四是学会办事机构建设得到了加强。北京林学会自换届以来,学会办事机构不断发展壮大,从过去1名专职人员发展到目前5名专职人员,还有多名兼职人员,办事机构先后成立了学术评审部、咨询培训部、科普宣传部、国际合作部、科技研发部、产业促进部、《现代林业研究》编辑部,开发了产业基地,办事机构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黑龙江林学会在省厅的支持下,工作及活动经费大幅增加,做到了有活动经费、办公场所、专职人员、交通工具,工作条件明显改善。吉林、湖南等省级林学会召开了全省林学会秘书长会议,加强了行业指导。

    总之,2007年,学会坚持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建设,依靠广大会员和林业科技工作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学会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新形势下做好学会工作的基本思路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要做好新阶段的学会工作,必须要认清新形势,明确新要求,拓展新思路,探索新途径。

    (一)学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中央作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把林业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国家林业局做出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部署,给林学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学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赋予了学会工作新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要求加强林业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升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加快林业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赋予了林业部门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对林业工作提出了新目标,也赋予了学会工作新的使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大力加强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这就要求我们各级林学会要以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站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科学普及,弘扬生态文明。

    2.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学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全国林业科技大会上指出,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加快林业科技发展,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学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创新思想、激发创造活力、促进学科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推进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学会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也是各级学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3.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为学会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和工作空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林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为贯彻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要建设新农村、创建绿色家园、解决亿万农民的增收致富问题,必须要着眼于林地资源潜力的挖掘和开发,着眼于林业科技进步和广大林农科学素质的提高。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6%,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496个分布在山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问题。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必须要大力开展林业科学普及、科技培训和推广,不断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林农的科学素质。各级林学会是林业科普工作的主力军,科学普及、科技培训、成果推广是林学会的重要职责,学会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中大有作为。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为学会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和工作空间。

    4.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和林权制度改革赋予学会新的任务

    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是局党组确定的林业工作的总体部署,是新时期林业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现代林业,是科学发展的林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现代林业的本质和核心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经营形式,最大限度地提升林业的三大功能,建设三大体系,充分发挥三大效益,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种需求。林权制度改革是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重大举措。推行林权制度改革,林业经营单位和林农对林业科技的需求更为迫切,市场更为广阔,迫切需要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广大林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现代林业建设和林权制度改革对学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贾治邦局长指出,林业社团是建设现代林业的重要力量。他要求林业社团要紧紧围绕“建设现代林业”这一中心开展工作。林学会工作的重点必须要围绕现代林业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突破和带动作用;必须要加大科技推广、普及、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林业从业者的素质;必须要面向林农,搞好科技服务。

    5.社团组织的快速发展使学会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社团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越高,社团组织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突出。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发生了一场广泛的“第三部门”运动,大量的公共服务从政府转由“第三部门”来提供。第52届联合国大会把“社团的发展”列为影响当今世界的第五大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社团的发展,把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作为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社会组织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底,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总量已达34.6万个。国家林业局对林业社团的发展高度重视,2007年首次召开了 “国家林业局社团工作会议”,给林业社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贾局长要求林业社团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宣传发动和服务保障三大作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依法办事、宏观谋划、组织协调、经营管理和开拓创新能力,成为能力突出、管理规范、功能到位、充满活力的一流社团。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部门的许多职能正在逐步向社团等中介组织转移,为学会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社团组织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对学会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严峻的挑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学会工作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新时期的学会工作更具有开拓性和挑战性,因此,要特别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关于学会工作的定位问题。对于一个部门发展来说,工作定位非常重要。定位不准,地位难稳。中国科协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确立为科协系统的工作定位。全国林学会系统要认真贯彻中国科协的精神,同时,要体现行业特点,把学会的事业发展放在林业发展大局中来定位。在中国林学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贾治邦局长提出了发挥林学会“四大作用”的新定位,即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提供咨询和技术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好科普宣传作用,为林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发挥好建言献策作用,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发挥好学术交流平台作用,不断促进林业科技进步。我们各级林学会要按照贾局长的要求,检查“四个作用”的发挥情况,解决学会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缺位、错位和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大舞台上,找准定位,扮演好角色,让各自的角色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2.关于学会工作理念问题。中国林学会走过了九十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深厚的工作基础。但传统的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和计划经济的色彩仍然比较浓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势,树立符合新阶段新形势要求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观念新理念。一是树立活动是学会生存、立足、发展之本的理念。举办各类学术活动是学会工作的重要方法,是服务经济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提高学会地位、扩大学会影响的重要途径。因此,没有活动的学会是不合格的学会。各级林学会必须要活动起来,要多办高水平、高质量的活动,切实履行职责,扎实做好服务,发挥学会作用。二要树立服务理念,努力实现学会秘书处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学会要强化指导,规范运作,积极筹划,通过各类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会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三要树立竞争理念。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和市场环境,必须勇于开拓,从单纯的学术圈子里走出来,从林业三大体系战略布局和产学研结合的大构架中,开辟学会工作新领域,努力增强竞争实力,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四要树立协作理念。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越分越细、愈来愈专,而经济产业发展又需要多部门、多学科的整合集成。因此,必须要克服本位主义思想,打破部门、学科界限,努力探索“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和模式,有效配置和集成学会组织系统内部以及外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推动林学会各组织机构间的合作互利和共赢。要树立走“大家的学会大家办”的理念,发挥专家优势,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资源和会员力量办活动。五要树立创新理念,坚持不懈地深化学会自身改革,推进学会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使学会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关于学会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问题。做好学会工作必须要明确工作方向,找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今后学会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是着眼于国家和部门的急需,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牢牢把握住学会工作的大局和方向;第二是着眼于学会的长远发展,必须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打造学会精品活动上,这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学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一定要下大力气将具有一定基础和影响的活动,如中国林业学术大会、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分会和省级学会重大学术活动办成精品,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创建一批犹如“博鳌论坛”式的林业学术品牌。第三是着眼于工作薄弱环节的强化,如决策咨询工作和机制创新问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力求取得突破。

    4.关于学会工作的质量和成效问题。质量和成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提高学会活动质量和成效,既是学会工作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目前,一些学术活动存在着质量不高、成效低下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学会活动数量与成效的关系,树立质量、成效第一的思想,增强工作质量意识、成效意识。从活动的策划选题开始到活动的组织和最终成果都要讲究工作质量,追求活动成效。精心组织一次成效高、影响大的学会活动胜过组织十次没有亮点的活动。

    5.关于学会自身能力建设问题。能力是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学会事业健康发展的保证。目前,学会的办事机构和办事人员与事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必须要大力宣传学会的重要作用,争得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稳定学会的组织机构,充实专职人员,提供必要的条件设施,增强学会发展能力。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贾局长概括的学会爱国精神、科学精神、敬业精神、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五种精神”,在机遇和困难面前,始终保持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

    (三)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在新的历史阶段,学会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必须从更高的层面、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具开拓性的思维方式,充分认识学会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扎实努力工作,不断开创学会工作的新局面。

    今后一个时期学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新时期林业发展总体思路,以推进林业科技进步、增强公众生态意识、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为目标,深化学会体制和机制改革,创新学会工作方式,开拓学会事业发展领域,突出抓好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和决策咨询三大主体业务,充分发挥四大作用,全面提升五种能力,为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要着力在以下七方面积极努力,推动林学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1.坚持以现代林业建设为中心,明确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在推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上有新举措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现代林业建设是新阶段赋予林业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赋予林学会的新使命。因此,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将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林业发展大局作为学会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自觉地把学会工作放到生态文明、现代林业建设的全局中来定位、来考虑、来把握、来运作,在弘扬生态文明、构建三大体系、促进科技进步上下真功夫;在工作重点上,要紧紧围绕生态文明、现代林业建设这个中心,选择现代林业关键领域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来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和决策咨询;在工作的具体内容上,要结合现代林业三大体系的相关内容来立题、来研讨。总之,学会工作必须要与现代林业建设在指导思想上相一致,在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在工作部署上相呼应,真正做到全方位地服从并服务于现代林业建设。

    2.坚持以提高学术活动质量和实效为重点,抓好精品和重点活动,在学术交流的质量上有新提高

    学术交流是学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学会的学术建设,提高学术活动质量。学术活动要紧紧围绕林业发展大局,以生态文明、现代林业、构建“三大体系”、林业碳汇、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林业重大问题为重点,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要坚持质量和实效第一,全面实施品牌战略,突出重点,树立品牌,培植精品。着力抓好林业学术大会、青年学术年会、青年科技论坛、分会和省级学会重点学术活动等精品建设,积极推进学术活动由过去的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升学术活动的质量和实效;积极探索开展学术活动的新模式,大胆尝试专家擂台、学术沙龙、科技论坛、在线研讨、组建协作组等方式,提高学术活动的生命力;积极营造和谐的学术生态,树立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遏止学术不端行为;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发挥科技期刊在科技创新中的龙头龙尾作用。各级林学会在谋划学术活动时,要牢固树立工作质量与实效意识,切实加强组织策划,改进活动方式和方法,动员一些真正体现学术水平的专家参与研讨交流,征集一批高质量论文,切实提高活动质量与成效。

    3.坚持以提高公众生态意识和林业从业人员素质为重点,着力抓好科普资源整合和能力建设,在推进科普工作由临时性活动为主向经常化职能化转变上有新进展

    要认真组织落实《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将《纲要》落到实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和强化科普职能,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由临时性活动为主向经常化职能化转变。整合科普资源,大力加强林业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好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植物园等科普资源,巩固和发展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林业科普基地,完善功能,明确职责,扩大科普场所。规范科普场所、基地的管理,培植品牌,提高科普成效。加强林业科普信息化建设,促进林业科普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充分挖掘和培养新型林业科普人才。积极开展科普工作“进学校、进军营、进机关、进社区、进村屯、进工厂”系列科普活动,加强生态道德和意识教育。紧密围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重点加强对林农的科学普及。

    4.坚持以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决策咨询,在服务现代林业建设上有新作为

    决策咨询是学会的重要职责,要进一步强化学会决策咨询职能,完善和提高决策咨询功能。要积极探索决策咨询新思路,拓宽决策咨询新领域,建立健全决策咨询思想库、专家库,建立比较完善、相对稳定的决策咨询队伍,逐步构建比较完善的、分层次、分领域的学会决策咨询体系。逐步探索建立超前谋划的决策咨询机制。要围绕现代林业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抓住事关林业发展大局中的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三大体系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学科发展中的前沿问题和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跨行业、高层次的战略研究和科学考察,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决策建议,为政府和部门科学决策建言献策,不断提高学会决策咨询的质量和水平。

    5.坚持以服务林业三大体系建设为出发点,搭建平台、构架桥梁,在探索产学研结合上有新路子

    学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林业产业链构架特点,组织力量深入研究新阶段产学研结合的新内涵新需求,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实现形式和合作机制。要以搭建平台、联合协作为主要方式,促进科研和生产企业的紧密结合。学会要积极探索搭建产学研共同参与的学术研讨、学术交流与科研成果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与应用展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交流平台;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引导和支持企业同科研教学单位联合建立科研攻关、产业技术研发协作等技术创新组织;积极探索多种结合模式,搭建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6.坚持以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为目标,不断完善奖励体系,在创建奖励机制上有新举措

    认真组织梁希科技奖及省级学会奖的评选工作。积极探索研究符合现代林业科技进步的、科学合理的奖励体系,不断完善奖励制度,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机制,树立学会奖项的社会公信力和认知度;要以梁希奖为龙头,拓宽奖励基金筹措渠道,扩大基金规模,完善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带动和促进学会其他奖项的可持续发展;要探索和建立获奖成果的评估机制,建立获奖成果推介制度,加大对获奖人员的宣传力度;已开展奖励工作的省级林学会要继续组织好各类奖项的评选,不断创新与完善奖励机制,扩大奖项的社会影响。尚未开展奖励工作的省级学会,要积极做好工作,建立奖励制度,积极营造鼓励创新、造就人才的大环境。

    7.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强组织建设和规范管理,在机制体制创新上有新突破

    组织建设是学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各级林学会必须要把组织建设作为促进学会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要从改革创新入手,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学会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学会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完善分支机构管理办法,规范分支机构管理,强化对分支机构的领导;科学合理设置分支机构,探索推进分支机构挂靠单位竞争机制和分支机构进退机制、工作评价机制;加强国家和省级林学会、省际间林学会的联系,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区域合作交流机制和信息交流共享机制;提倡“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鼓励各级学会之间、学会和政府之间、学科之间互动联动,交叉联合。搭建高层次、多部门、多学科、多载体的交流平台。要克服存在的低水平重复和科技资源浪费的突出问题,逐步建立起统分结合、层次分明,综合性与专业性活动结合、功能定位目标明确的活动协调机制。鼓励多办综合性、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学术活动。积极推行学术活动、学术成果、学术观点、决策建议一条龙、一体化的活动模式,不断提高与扩大学术活动的成效。

    三、2008年学会工作重点

    2008年,学会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即将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现代林业建设,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稳步推进学会自身改革,积极为推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活动质量与实效。2008年学术交流工作重点要在抓好重大学术活动、强化协调配合、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积极推动学术活动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一是分层次抓好重点学术活动。中国林学会着重抓好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第23届国际杨树大会、2008年中国科协年会林业会场、首届全国绿色家园高层论坛、第二届中国森林保护学术论坛、海峡两岸林业学术研讨会等重大活动。各分会和省级林学会要紧密结合现代林业建设,突出本专业、本地区特点,办好带动性大、影响力强的重点学术交流活动。二是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重点抓好与造林司共同举办的“森林与气候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提高学会国际会议的质量和水平。三是抓好品牌建设,创新学术活动组织方式,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和实效,积极打造一批学术活动精品。四是抓好林学会系统内部的工作协调配合,加强沟通与合作。对2008年的活动计划将本着综合性、系统性的原则进行整合,联合举办一些结合现代林业建设紧密的、综合性强的学术活动,探索各级各类林学会组织联合办会、互动共赢的工作机制。五是抓好《林业科学》精品学术期刊创建工作,促进学术期刊与学术活动的有机结合和互动共进。

    (二)着力抓好科普工作,大力开展科普活动。2008年科普工作重点要在强化宣传、提高认识、谋划科普工作发展思路、普及生态文明、创新科普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一是起草好《国家林业局、科技部、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普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全国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现状调查、林业科普基础设施和科普资源现状调查,摸清基本情况。编制好《全国林业科普工作规划》,筹备好全国林业科普工作座谈会。二是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科普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争取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强化科普职能。三是推动国家林业局、科技部、中国科协共同命名“全国林业科普基地”,进一步推进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建设,召开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研讨会。完成全国林业科普基地能力建设可研报告和中国林业数字科技馆的可研报告等前期筹备工作,力争取得国家的支持。四是办好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态科普创意大赛和以“感受生态文化”为主题的第24届林学青少年夏令营。组织编制《公民生态文明观念和行为手册》,制作一批面向林农和林业工人的科普资料。各级学会组织要认真抓好科普节日的科普宣传活动,开展生态文化“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进机关、进村屯、进工厂”系列科普宣讲活动。各省级林学会,要把林业科普工作作为主要任务来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科普工作;各分会、专业委员会要发动会员围绕课题或专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不失时机地向公众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

    (三)着力抓好决策咨询工作,提高决策咨询的质量和水平。2008年决策咨询工作的重点要在探索建立决策咨询体系、工作机制、强化决策咨询功能、拓宽决策咨询领域上下功夫。一是各级学会要组织力量就决策咨询的工作方针、工作重点、工作方法、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建立决策咨询相关办法和措施。二是抓好重大工程项目的决策咨询和研究论证工作。重点抓好长江流域防护林科学考察和江西省东江源区流域保护和生态补偿调查研究,研究提出加强长江防护林建设、江西东江流域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对策建议;组织编写《2008-2009林业学科发展报告》,为学科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三是要抓好决策咨询方式的创新。各级学会组织要把学术活动与决策咨询结合起来,2008年,要大力推进学术成果、学术观点、决策建议一条龙、一体化模式,力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实效,有针对性地将学术观点上升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四是要拓展决策咨询的领域。对杨树、桉树、竹子、银杏等主要树种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讨,提出产业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四)着力抓好产学研结合平台的搭建工作,增强学会活动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008年要在探索搭建产学研相结合平台的机制和路子上下功夫。一是要抓好产学研结合调研和试点工作。结合贯彻落实全国林业产业大会精神,开展产学研结合的现状、问题、对策的调研,摸清情况、探索路子。选择与林业产业发展关系密切的重点学科、重要树种,如木工、林化、杨树、桉树、竹子、银杏等开展产学研相结合试点,摸索学术交流与科研成果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与应用展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活动方式。二是积极推进由单独办会向产学研多方联合办会转变。积极推进由科研单位、专家学者单方办学术研讨会向科研与生产、专家学者与企业家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转变,促进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高层面的有效结合。三是引导和提倡各学会、分会之间,加工利用学科与资源培育学科之间联合办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学会事业得到更好的良性发展。

    (五)着力抓好奖励表彰工作,促进科技进步和人才成长。学会要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开展好各种奖励项目的评选工作。中国林学会重点抓好第二届梁希青年论文奖、第二届梁希科普奖、第六届中国林学会劲松奖和第六届从事林业工作五十年以上科技工作者、中国林学会学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组织力量对梁希科技奖获奖项目跟踪调查,建立获奖项目成效数据库。建立优秀获奖成果推荐制度,制订推介办法,向社会推介一批效益好的优秀获奖成果。吉林、浙江、河北、辽宁等省级林学会继续办好省学会林业科技奖的评选活动。没有设立学会奖的省学会要做好工作,争取支持,力争启动。

    (六)着力抓好学会改革,推进学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2008年重点在抓好加强组织建设试点、完善制度和探索机制上下功夫。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力量完成修订《中国林学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会员管理条例》、《会费收缴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逐渐规范会员管理工作。二是制定和建立学会工作协调配合机制。建立分会(专业委员会)重大活动计划协调配合机制;建立各级林学会之间的信息联系制度;组织引导建立分区域的学会秘书长定期交流机制。三是组织开展分会(专业委员会)工作的评价试点。制定分会(专业委员会)工作评价办法,建立分会(专业委员会)工作评价机制,重点对秘书长、主任委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四是开展组织建设试点工作。选择条件较好的省级学会、分会和科研教学单位开展加强组织建设的试点,总结经验,探索路子。五是探索建立分支机构进退机制和分支机构挂靠单位竞争机制;探索加快会员发展、会员管理、会员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

    (七)着力抓好学会自身建设,提高五种能力。学会自身建设重点是加强以理顺会员管理体制为主的组织建设;以健全各种管理办法为主的制度建设;以树立服务意识为重点的作风建设;以弘扬学会五种精神为主旋律的学会文化建设。一是抓好会员发展,夯实组织基础。各级林学会要制定会员发展规划,继续推进会员重新登记工作,建立健全会员档案,积极做好会员发展与管理的试点工作。二是抓好服务意识的树立,增强服务能力。要完善会员优惠优先办法,维护会员合法权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服务会员的方式方法。三是抓好学会文化建设。要大力弘扬和宣传学会的五种精神,推进先进学会文化建设。


    同志们,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部署,抓住机遇,勇于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学会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题词

评论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