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会工作 <人才奖励

彭镇华、尹伟伦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1月25~26日,中国科协在北京隆重表彰了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由中国林学会推荐的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彭镇华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教授获此殊荣。 本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是经过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审委员会评审后,报请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决定授予卜行宽等200名同志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的200名同志,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做出了显著成绩和贡献,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光辉篇章。

    彭镇华 ,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著名生态学家,花卉与园林植物育种学家,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兼职博士生导师,安徽省生态学会理事长,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主编,《应用生态学报》、《林业科学研究》副主编。现从事森林生态、花卉育种、城市林业方面研究。目前主持“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研究与示范”、“长江中下游滩地综合治理与开发配套技术”、“黑麦草等抗旱抗盐研究”等国家、部级科研项目。在“八五”期间主持的林业部、卫生部重大科研项目——《兴林灭螺, 综合治理开发三滩》,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国家攻关项目《长江中下游滩地低丘综合治理与开发》,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国家攻关项目《杉木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分》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被SCI、EI收录,专著9部。

    尹伟伦,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杨树委员会执委,中国林学会杨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顾问,《林业科学》副主编。多年从事树木生理学和森林培育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攻关、“863”国家高科技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及林业部重点科研40余项。研制植物活力测定仪,首创鉴别植物死活和根系生命力的技术;建立评价苗木质量的生理指标体系,从生命本质筛选壮苗,促进林地速生丰产;创立林木抗逆能力定量评价技术,选出大量抗逆良种,为造林树种选择和生态建设做出贡献;创建光合性能预测生长潜力技术,实现多树种速生良种早期筛选,被“世界林业纪要”评价为“卓越成就”;针对速生良种园无良种产量的世界难题,研制抑制生长、启动开花基因及叶芽转化花芽的技术,极大缩短育种周期,促进了造林良种化的进程。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十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6部。被聘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编辑委员会首席专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家。

    全国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应以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同志为榜样,树雄心,立壮志,勇攀科学高峰,以对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的强烈责任心,对科学和真理的执着追求,为全面提高我国的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为实现林业建设的大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主题词

评论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