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学会(服务号)
中国林学会资讯(订阅号)
官网移动端

牡丹与芍药,它们的关系开始有点儿暧昧

本文发布于:
2018-04-23
来源:
王康聊植物
阅读24067
推荐4
评论0

谷雨时节,万物生长

民间有句俗话:“谷雨看牡丹,立夏看芍药。”眼下正是这样一个时节,因此,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牡丹和芍药。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图片来自:https://www.nipic.com/

牡丹和芍药在中国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几乎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它们的外貌看上去很是相似,如同姐妹俩,总是能让一些朋友分辨不清二者彼此,加之人们习惯于把它们俩种植在一起,于是就更增加了迷惑性,以至于常常有人把牡丹说成芍药,或者把芍药称为牡丹。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图片来自:https://www.arrowheadalpines.com/

其实它们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首先看茎,牡丹的茎为木质,落叶后地上部分不枯死;芍药的茎为草质,落叶后地上部分枯死,也正因如此,牡丹又叫“木芍药”,而芍药又名“没骨花”。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图片来自:https://www.nipic.com/

再看花,牡丹的花巨大且独朵顶生,而芍药的花略小,常一朵或数朵顶生,还能同时看到在叶腋中生出的花朵。

另外,还可以观察一下叶,虽然不太容易辨别,但牡丹叶片的上表面绿色中常常略带黄,下表面有白粉;而芍药的叶片上下表面均为浓绿色,更有光泽些,且整株的叶子看上去要比牡丹稠密很多。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图片来自:https://www.arrowheadalpines.com/

最后看花期,在同一个区域内,牡丹开花早,而芍药稍晚。

如果从植物给人的总体感觉来说,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牡丹更像是生活中的职业女性或者贵妇人,而芍药则是身边常见、平易近人的软妹子。

牡丹与芍药同属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 植物,亲缘关系非常近。很多植物园和公园的科普牌示上,仍然把芍药和牡丹放在毛茛科(Ranunculaceae)里,这可能是因为使用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不同,但也反映了对植物分类学知识的更新不够。如果您在公园中发现这个问题,可以提出来与管理者进行商榷,建议督促其改正。

加州野芍药(Paeonia californica)

  图片来自:https://en.wikipedia.org/

芍药属植物共有30余种,分为三组:来自北美地区的两个多年生草本物种组成了北美芍药组(Section Onaepia),来自中国境内的9个灌木或亚灌木物种组成了牡丹组(section Moutan),而剩下的20余个草本物种来自欧亚大陆,构成了芍药组(section Paeoniae)。

布朗芍药(Paeonia brownii)

  图片来自:https://en.wikipedia.org/

当人类把这些野生物种带进花园,加上好奇、勤奋和耐心以后,创造出了数以千计的牡丹与芍药栽培品种。

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今天在我国广泛栽培的、众多的传统牡丹品种主要是由原产我国中东部地区的5个野生种通过近两千年的栽培驯化与重复杂交而成,比如我们常常提到的:西北牡丹群主要的野生血脉是紫斑牡丹(P. rockii);江南牡丹群的野生祖先是杨山牡丹(P. ostii);而以洛阳牡丹与菏泽牡丹为代表的中原牡丹品种群血脉交流最为复杂,虽说以中原牡丹(P. cathayana)的血脉为主,但也强烈地、比例更多地混杂了另外几种野生牡丹的基因,正因为如此,中原牡丹品种群看上去更加变化多端、捉摸不定、品种层出不穷。

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

  图片来自:https://en.wikipedia.org/

对于我国的传统芍药品种来说,可能复杂程度不会低于牡丹,但目前的园艺研究学者们大多“重牡丹而轻芍药”,虽然有一些研究报告,但还不能给出一个详尽而清晰的芍药品种演化脉络,因此这里也就不再过多赘述,赶快进入今天的重点。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Bowl Of Beauty’)

  图片来自:https://en.wikipedia.org/

自古以来,牡丹与芍药的界限非常分明,可以说得上是“井水不犯河水”,贵妇人看不上软妹子,而软妹子也对贵妇人敬而远之。

历史上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让牡丹与芍药杂交,这个不得而知。即使有,可能也早就知难而退了。二者由于在叶型、花型、花期及生长习性等方面差异较大,而且一个是木本,一个是草本,因此,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这两组植物进行杂交是“不可能的”。

然而,到了1948 年,“不可能”有了一个惊天大逆转。

'金黄'牡丹(Paeonia delavayi 'Alice Harding')

  图片来自:http://4peonies.com/

日本园艺师伊藤东一(Toichi Itoh)在这一年用芍药'Kakoden'作母本与黄牡丹杂交种'Alice Harding'进行杂交,获得种子并培养成苗,经过筛选后,最终获得6株成活苗,这就是牡丹芍药界鼎鼎大名的第一批组间杂交种,也有人称之为“伊藤杂种”。1956年,伊藤去世,没能亲眼看到杂交苗开花,留下了终生遗憾。后来,其中的4株被美国园艺家路易斯·斯莫诺(Louis Smirnow)得到并带回美国,1963年开始开花,1974年登录了4个著名的黄花新品种。

伊藤芍药(Paeonia 'Bartzella')

  图片来自:https://davesgarden.com/

牡丹芍药组间杂交种的横空出世让园艺界耳目一新。这些新品种群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生长旺盛 ,株形优美,花朵和叶子也都酷似牡丹,但地上茎半木质化,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基部有残留的短芽给来年春天的迅速发芽与抽枝提供准备,总体上说,还算多年生草本,生长习性类似于芍药。

伊藤芍药(Paeonia 'Morning Lilac')

  图片来自:https://allanbecker-gardenguru.squarespace.com/

更为重要的是花色与花期。组间杂交品种群有更多的黄色花朵出现,这是普通芍药品种很难看到的,单就这一点,就足以让园艺学家欣喜若狂了;而且他们的花期又长又晚,当普通芍药花败之时,正是这些伊藤杂种的品种始花之时,因为生于一个花枝上的2至3个花苞依次开放,使得整株成片的花期可以长达2到3周。

然而,世事不能全如人意。组间杂交品种的雌蕊不易受精,不能结出种子,这就给繁殖带来了困难,而且分株繁殖也很缓慢,以至于目前这些品种的售价持续走高,尤其是新品种更是价值不菲,因为育种与扩繁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投入都很高。

伊藤芍药(Paeonia 'Cora Louise')

  图片来自:http://www.willowaynurseries.com/

牡丹芍药组间品种群的出现,就像给园艺学家们打开了一扇大门,如今已经没有人再认为芍药属(Paeonia) 内组间杂交是不可能的了,日本园丁伊藤的事迹正激励着更多的人在三个组之间开展育种工作,相信不久的将来,或者更久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芍药与牡丹的暧昧关系毫无忌惮地表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会面露羞涩,只会直面更加露骨的美丽,不管是贵妇人还是软妹子,皆能照单全收。